背自考通試卷有用嗎?
2024-08-01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導語】背自考通試卷肯定是有用的,公共課相對專業(yè)來說,考題重復的幾率會高很多;自考刷題好還是背書主要還是需要背書來考試,當然也不是所有課程考試都需要背書,由于大多數(shù)自考考試都需要通過背書來考試,再輔以歷年真題做練習,考試就事半功倍了。
一、背自考通試卷有用嗎?
肯定是有用的,公共課相對專業(yè)來說,考題重復的幾率會高很多,以至于很多考生在做歷年真題的時候總感覺在重復,其實當你感覺到重復的時候,說明你已經(jīng)找到感覺了,繼續(xù)保持這種感覺,要有耐心,重復的鞏固和吸收考點,做多了以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答案已經(jīng)爛熟于心了,看到題目腦海自然跳出答案。
自考的命題方式有兩種:
一、嚴格依據(jù)考試計劃命題
非常簡單,就是你選的專業(yè)內的所有需要考的科目,比如選擇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考生是不需要考數(shù)學的。
那么在你整個自考生涯中,是不會碰到數(shù)學這一門學科的。當然考試計劃是動態(tài)的,考生需要及時留意每年最新的考試計劃。
二、嚴格依據(jù)考試大綱命題
深入探討第一點其實沒什么意義,因為考試計劃不會直接影響到那一道在考場上與你正面交鋒的題目。
命題標準的關鍵還是每一門學科的考試大綱,跟高考或者研究生招生考試一樣,自考大綱是對試卷題目具有直接指導意義的官方材料,考綱上有的考卷上有的,那叫正常;考綱上沒有考卷上有的,那就超綱;考綱上有考卷上沒有的,那恭喜你不背也沒關系。
對比高考和研究生考試,自考題目和自考考綱的關系非常直接,原因就是自學考試屬于考核型的考試,不同于選拔型的考試,1分就差一萬名。自考考的是記憶力和知識廣度。
考試大綱:
自考的考試大綱又細分成兩個部分部分組成:①知識點、②考核方式其中包括:識記、領會、簡單運用、綜合運用。從①出發(fā),用②的方式進行提問
考試的選題模型和命題組:
1、什么是選題模型?
選題模型可以分為試卷結構和知識分布。試卷結構就很好理解了,每個科目的考試大綱都有參考樣卷。大家可以從試卷結構知道試卷上的每種題型, 每個題型下有多少題,每一題占多少分。這樣就可以粗略估算試題的整體難度,并且能夠針對某些試卷特點進行針對性復習。
每一份樣卷里面都有一個隱藏的信息,那就是知識分布,整張試卷的知識分布其實是會控制在一個額定的范圍之內的,劃分的單位是章節(jié)。
知識分布歷年呈靜態(tài),且根據(jù)每個章節(jié)的內容量和重要程度各有不同,所以就會出現(xiàn)“重點章節(jié)”這一個概念。
2、自考命題組
那自學考試的試卷是由誰命題的呢?自考命題組一般有兩類。
第一類是國家級的命題組,一般是由北京教育考試院下屬的命題二處命題,命題的老師可能來自于不同的院校,負責全國統(tǒng)考科目的大部分命題工作。
如果一個科目同一天同一時間在不同省份進行考試,那么這一科大概率就是全國統(tǒng)考了。
第二類是省級的命題組,一般是由該省的一些主考院校的老師組成,大部分都是專業(yè)課。
由于這些課程的專業(yè)性比較強,所以往往出題人比較固定,這也出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出題的重復率較高,畢竟老師也是人,人的知識量是有限的。
3、自考題目
其實作為考生,最關心的就是“題目”,那是實實在在跟分數(shù)有聯(lián)系的。有參與過自考命題的老師曝光過行業(yè)內幕:“命題的工作遲早會被機器人替代掉的?!?/p>
為什么這么說呢?
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自考題型是相對固定的,甚至某些科目出題的重復率偏高,幾乎可以判定自考的出題的根據(jù)就是根據(jù)選題模型在一個題庫里面抽取題目。題庫的大小就決定了出題的重復率,題庫量越少,重復率越高,反之重復率低。題庫是屬于國家的最高機密,我們無法通過常規(guī)渠道獲得,但無論多大的題庫總會有窮盡的時候,而且由于自考性質以及客觀原因,題庫的更新頻率不會太高,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發(fā)生很大的更新。通過這些分析我們就知道了:只要考試大綱不進行改版,自考歷年真題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自考刷題好還是背書?
自考主要還是需要背書來考試,當然也不是所有課程考試都需要背書,由于大多數(shù)自考考試都需要通過背書來考試,因此廣大考生報考自考相關課程考試前,一定要先了解相關課程考試題型,合理安排報考計劃,避免一次性報考過多需要背書的課程考試,以免思維混亂,影響考試發(fā)揮,甚至掛科,當把該背的書背完了,再輔以歷年真題做練習,考試就事半功倍了。
具體分四步走,前三步都是看,很后一步才背。要遵循科學的記憶規(guī)律,如果跑上來就直接背很難,容易失去信心,堅持不了。以下四步只要能夠花些時間很容易就能做到。
第1步:全面預習,熟悉材料。(光看)
快速瀏覽教材一遍,有個全面的印象。重點注意前言、目錄、每章節(jié)的導言,這些內容幫助你理清思路。教材里有很多實例,能夠幫助你建立聯(lián)想性記憶,考試答題時能多編些費話。看完一章后,乘熱打鐵,馬上看這一章的習題集(很好在同一天)。選擇題有把握的憑印象做,做不出就看書,不要瞎選,浪費時間想而且錯誤的答案也會在你腦子里形成印象,混淆記憶。簡答和論述也像看小說一樣看一遍。
第二步:全面學習,理解材料。(看看劃劃)
接著就只看習題集了。把選擇題的正確答案圈出來,同時把題目中的關鍵詞也圈出來,兩者聯(lián)系起來加深記憶。遇到定義多讀幾遍,理解了基本定義,才能理解其他問題,而理解就是背誦的關鍵中的關鍵。
簡答題和論述題看幾遍。首先,把答案有幾個要點圈出來,記住這個數(shù)字很重要,比如在多選題中,你就知道正確答案很多是幾個,做簡答題的話要編出幾個要點。
其次,把每個要點劃下來之后,找出每句話的關鍵詞,必須是有識別性的。也就是說,一個題目的答案可能有三個要點,而這三句話的句式很可能是相同的,其中有很多費話是一樣的,圈出區(qū)別于其他兩點的關鍵詞,作為背誦用。
第三步:找重點,明確范圍。(看看找找)
再從頭開始看習題集,單選每道都重點。憑直覺,圈出重點的多選題,就是那些概括的很好的,可以當簡答題用的。
找出重點的簡答、論述題,用三種顏色或符號:
1,很基本的,關鍵的,就算考不到,也對你理解這門課很有用的題,可以參考那些章和節(jié)的標題。
2,答案一條一條編的有模有樣的,批考卷的時候比較好算分數(shù)的。
3,到處都能套的費話,比如政治大方向啊,表決心啊,這門理論的精髓啊,學習它后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啊,一般第1章就出現(xiàn)了,以后每章都反復。搞定它對添滿考卷很有好處。
好了,現(xiàn)在按照記號的多少,題目的重點程度就分出來了。
還有習題集中幫你概括好的每章重點與難點很管用,概括的很精練。例如毛思,考試前一晚我就背了這個,結果考到很多。
但必須是有具體內容的,像考綱那樣的費話看了等于沒看,考綱就沒什么范圍也沒具體內容,用六個字概括考綱就是:“整本書全要背?!?/p>
接著,把習題集很后復習題中的選擇題閉卷做了, 看看準確率,培養(yǎng)做題感覺。
第四步:背出重點(只背重點)
考試前幾天開始認真的背書,別的有趣的事暫時少想,大腦的容量很有限,成敗在此一背!
前面三步都是輸入,是輸出的基礎。這很重要,輸出一遍印象會深很多,考試時更有信心!
把選擇題答案遮住,看題目反映出答案。
背那些重點的簡答和論述時,光背本題有**幾個要點**和每個要點的**關鍵詞**。(如果一字一句的背花一輩子都不夠,到發(fā)考卷的那一刻才背到第二章,但是第1章又忘了。)
三、自考網(wǎng)上報名流程
1、登錄各地自考網(wǎng)上報名網(wǎng)站(新生需注冊并填寫相關資料,老生根據(jù)自己之前的賬號進行登陸)。
2、到自考辦網(wǎng)站規(guī)定的指定銀行辦理一張繳費用銀行卡。
3、辦理銀行卡后的新生,和有銀行卡的老考生按照報名網(wǎng)站規(guī)定的報名流程完成網(wǎng)上報名。
4、網(wǎng)上報名成功后的新生需要在規(guī)定時間到自考辦指定的地點進行攝像制作準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