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申請背景提升活動該如何選擇?
2025-08-08 10:53:01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在美國本科的申請中,優(yōu)秀的的GPA和語言成績很重要,但是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對于申請美國本科也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工作過程中,小新接觸到很多對課外活動比較焦慮的家長,不知道該如何規(guī)劃孩子的申請之路。其實小圈咨詢師十分明白家長在焦慮的核心是什么:家長總是在學校和社交媒體上聽說這些課外活動,但不知道到底有哪些,也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今天小圈咨詢師就帶大家詳細聊聊美本申請中的那些背景提升項目!
課外活動分類
在美國大學廣泛使用的:Common Application申請系統(tǒng)其活動部分,給出了學術類、文體類等6個大類,29個小類活動。
總結來說,美本申請中最主流的四大類課外活動形式包括:夏校/夏令營、學術類活動/競賽、公益活動、個性化活動。那下面我們來分別看看這四大類活動的詳細情況吧。
夏校/夏令營
夏校常被稱作申請美國藤校的直通車。但對于很多家長和學生來說,對夏校往往也只是一知半解。“哪些夏校含金量高?去不去夏校?哪個時間去夏校?”這些問題一直在困擾著很多留學家庭。
夏校是什么
要解決家長的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下「夏?!故鞘裁?
夏校(Summer School):是每年6-8月,由美國眾多大學為國內(nèi)外高中生,本科生和社會人士開設的專業(yè)課程。
夏校的分類
學分課程(完成項目可獲學分,在各大學和院系之間相互承認)和非學分課程。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專業(yè)偏好,選擇不同的項目。
藤校夏校
大家都明白申請上藤校的夏校不等于就能申請上藤校,但是可以讓你要申請的學校的招生官知道你是被篩選過的,在申請Top30-50,甚至是前30的學校時是有幫助的。
自己ED學校的夏校
這個對于自己目標非常清晰同學比較有利,可以進一步了解ED校,準備why school的素材。而且大部分pre-college都是有學分或者成績的,招生官可以更好地了解你能否適應他們學校。
例如,NYU特別喜歡上過他們夏校的同學,想要申請這所學校的同學可以試著先申請一下夏校。然而對于ED校不是特別明確的同學也不用在這個時候著急決定,不一定非要是自己專業(yè)方向的項目。
建議申請這個學校較牛的專業(yè)所設的項目。而pre-college一般是各個專業(yè)都有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yè)。
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講,申請夏校還有一個收獲就是,夏校申請的程序基本上和申請大學一致,這些文書材料、推薦信,實際上先把申請大學的程序預演了一遍。
學術類活動/競賽
學術競賽是就一門或多門學科,根據(jù)不同規(guī)則,進行超出課本知識的考試/競賽。學術競賽分為兩大類,即做題型競賽和科研型競賽。
競賽不只是大的國際比賽,比如奧林匹克賽事,也可以是一些小的比賽,校園內(nèi)的比賽也可以算成競賽的一部分,進行超出課本知識的考試/競賽。
除了GPA以外,競賽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學術能力,如果參加過含金量高的比賽,在國際比賽中拿獎,學生的學術能力能夠得到非常好的展現(xiàn)。
每一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競賽,或者都有自己相對應的比賽,并不是只有數(shù)理化生有國際性的、知名的比賽,其實藝術、文學、社科都有競賽。
競賽活動的分類
做題型競賽:
在國內(nèi)是最普遍的,AMC、奧林匹克、物理碗等都被大家所熟知。如果學生不花費太多精力,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一定要參加此類競賽,尤其是理工生。
科研型競賽:
不同于做題型競賽,不是刷題就能出結果的,在國內(nèi)也相對不普遍。這類競賽要求學生進行一個前沿課題的研究,并寫出學術論文,或進行學術展示。就獎項的含金量來說,這類競賽的大獎,難度更高,數(shù)量更少。
影響力較高的項目
知名項目舉例:做題型-AMC、物理碗、奧林匹克;科研型-ISEF、丘成桐、iGEM等。
公益活動/社區(qū)活動
美本申請系統(tǒng)當中有一個欄目是 Community Activities。這部分主要是填寫申請者的參加過哪些公益或者社區(qū)類活動,包括社區(qū)參與,工作或者志愿者及其他申請者認為有意義的活動。
公益類活動看重哪些方面?
美國大學在評估學生的申請時,不光是看這個學生做了什么社會活動。而是期待看到這個學生對其他人或這個社會的總體看法和承諾,重要的不是活動的數(shù)量,而是學生背后的真實意圖、個人性格、對事件的思考以及收獲等等。
公益活動影響力的考察,看的是對某一個或某一群人的真正影響。而不是目標有多宏偉,是否有報道/獎章。真正好的公益活動,影響是深遠的,無論是對學生個人,還是對社會。
美國招生官特別強調(diào)需要做有意義且持續(xù)的社區(qū)服務(Meaningful,Sustained Community Service):“持續(xù)”的定義是至少一年的時間;“有意義”是要能夠激起同理心和利他行為 (empathy and altruism),讓年輕人深入去了解自己身邊的世界。
什么才是有效的公益類項目/活動?
與未來申請的專業(yè)相關聯(lián)
如果有已經(jīng)確定的專業(yè),那么公益活動的方向也可以跟專業(yè)相關聯(lián)。以近幾年常申專業(yè)之一的心理學為例,如果將來想申請心理學,除了在學術背景鋪墊上,進行相應的課程學習,項目實踐和科學研究之外。在公益活動方面,也可以從事與心理學相關的課題。
與領導力相關聯(lián)
領導力同時也是美國大學看重的學生特質(zhì)之一。將領導力和公益活動結合在一起,也是公益活動規(guī)劃的思路之一。
最直接的就是利用自己的領導力,創(chuàng)建一個公益項目或社團,發(fā)動和影響更多的人參與到某項公益事業(yè)中來。如果原本自己一直某個公益組織或項目里,后續(xù)也可以考慮發(fā)展成為部門領導或項目負責人,從而體現(xiàn)公益活動的發(fā)展性以及個人的成長。
個性化活動
這部分活動就比較靈活,學生可以根據(jù)個人的興趣、申請專業(yè)、特長等設計活動,具有獨特性。
個性化活動必須是否真的熱愛,是否在個人愛好上取得一定的成績或者成果展示。
如果你喜歡音樂,可以將參加音樂節(jié)或者發(fā)表的單曲寫進去,或者對攝影感情興趣也可以把你拍攝照片的作品集放在簡歷中。
需要說明的是,個性化活動也不是越多越好,因為這類活動要求學生的投入比其他類型更多,需要一直在深入的學習和練習,都可以發(fā)展成為你的興趣愛好,作為一個特色。一般情況下寫進簡歷的活動的發(fā)起人或領導者為申請人本身,主要體現(xiàn)該學生的領導力、創(chuàng)造力、溝通能力等一系列軟實力。
說了這么多還是要提醒各位家長,在規(guī)劃孩子課外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要學會平衡時間,課外活動重在堅持,好的想法需要持續(xù)跟進。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